截至去年6月底,SFDA共受理新版藥品GMP認證申請26件,其中8家企業的材料已經通過技術審評。
“希望諸位制藥工業百強的企業家們,能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新版GMP,在其實施過程中起到帶領作用。”7月9日,在第六屆中國制藥工業百強年會上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(SFDA)安監司處長翁新愚闡述了一個美好的愿景:“期望若干年以后,各位所在的企業不僅僅是中國的制藥百強,還能晉升世界的制藥百強。”
差距正在縮小
“舊版GMP對國內制藥業的發展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修訂勢在必行。與WHO的GMP、其他先進國家GMP在管理理念上的差距是原因之一。”翁新愚在發言中表示,這種差距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藥品的出口量。
以WHO藥物生產資格預認證項目為例,這個由世界衛生組織會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、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于2001年組建的項目,是WHO提供的一項旨在推動藥品質量、安全性、有效性與國際標準相符,用于治療艾滋病、瘧疾、肺結核等藥品的準入項目。其目的是用嚴格控制的高品質藥品治療在不同國家廣泛分布的疾病。
翁新愚透露,每年聯合國的相關機構都會通過該項目,采購大量的藥物用于第三世界國家的疾病預防與治療。制藥企業可以自行向WHO申請,通過相關人員對生產商提供的數據進行評估,對生產基地的GMP檢查以及臨床方面和生物等效性方面是否與WHO要求一致性的測試后,該產品和相應的生產基地將會收錄到WHO資格預認證合格產品的列表中。“截至6月24日,中國僅有7個品種進入項目中,而同為亞洲地區制藥大國的印度則有249個品種在其中。”翁新愚略有不甘地說。
記者了解到,就在今年3月,中國疫苗監管體系正式通過了WHO評估,使國內疫苗生產企業滿足了向WHO提交特定產品預認證申請的先決條件。
GMP不止于國內
記者從會上獲悉,截至今年6月底,SFDA共受理新版藥品GMP認證申請26件,檢查了15家生產企業,其中8家企業的材料已經通過技術審評。“通過對這8家企業的檢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,發現存在的主要缺陷項目包括偏差處理、產品質量回顧分析、驗證以及人員培訓等。”翁新愚對比了美國FDA去年發出的9000多份GMP檢查483表,其中居前三的缺陷項目依次是質量系統缺陷、缺乏對偏差情況的深入調查、缺乏及時的糾正偏差行為。
因此,他建議,企業實施新版GMP時要結合自身狀況,高度重視軟件建設,樹立產品質量意識,切實肩負起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職責。
翁新愚提醒,在企業實施新版GMP改擴建并擴大產能方面,希望企業能綜合考慮自身的品種狀況、市場前景、企業遠期規劃等,不能盲目跟風擴大產能;同時還要放眼長遠,加大研發投入。他還透露,我國目前已正式啟動加入PIC/S的議事日程。“如果我國能加入PIC/S組織,對擴大我國藥監部門與其他成員國藥監部門在GMP檢查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是大有幫助的。對于中國制藥企業,尤其是以出口占主要地位的企業來說,是非常有利的。”
“今年我們還計劃啟動境外藥品GMP檢查。”翁新愚在會上表示,為了更公平地對待境內外的制藥工業企業,同時更好地保證進口藥品的質量,今年擬選擇若干個國家進行境外藥品GMP試點檢查,取得經驗后再逐步推廣。
(本文來源 / 藥品GMP )